资本类个人所得税系列(一)限售股(1)
点击蓝字关注我们
在大比武辅导的过程中,有朋友建议我写一些关于资本类交易的个税政策小文,我一直不敢动笔,资本类个税政策繁杂,怕没有精力写完整。直到股权激励三篇小文后,又有朋友提及此事,正好大比武也已告一段落,因此,准备用一段时间全面梳理资本类个税政策,今天先聊聊限售股的个人所得税政策,当然,限售股的政策比较复杂,今天只能写一个序言,嘿嘿。
限售股,通俗地讲,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上市交易的股票,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特殊性,限售股的概念有一个发展的过程。
我们国家的股票市场,最早是为了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困难问题,甚至可以说只是为了给国企提供一个融资渠道(当时还有市长带头买股票的说法),因此,存在独特的二元结构,相当一部分上市前的存量股份不能上市交易,称为“非流通股”,面向社会公众发行可以自由交易的称为“流通股”。2005年,我国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,不再区分“非流通股”与“流通股”,对非流通股逐步解禁,允许其上市交易。至此,“非流通股”变身为“限售股”,等符合条件后,限售股解禁,就可以上市转让。
2006年,股权分置改革完成,新老划断,其后发行上市的公司在IPO前的“老股”也会有禁售期的规定,这是限售股的另一个来源。
在个人所得税政策方面,2010年1月1日前,我国对限售股转让采取了和流通股转让一致的个人所得税政策,即免征个人所得税。由于限售股取得的成本极低,在二级市场上抛售后往往获利丰厚,引发社会不公,因此,从2010年1月1日起,我国开始对限售股转让征收个人所得税。
从原理上来说,限售股转让属于财产转让项目,因此,理论上来说,税款的计算比较简单:
应纳税款=[限售股转让收入-(限售股原值+合理税费)]* 20%。但由于限售股的原值确定受各种原因的影响,因此在实际的征管中,需要有相应的规定,限售股个税的复杂之处就在于为应对复杂情况而相应制订的规定。
首先,在证券机构技术和制度准备完成前(这一准备一直到2012年才完成),限售股的成本对于税务机关来说无从知晓。
其次,即使证券机构技术和制度准备完成,但上市公司如果无法取得每一位股东的限售股原值,或者可以取得但没有向证券机构提供相应信息,税务机关仍无法正确计算限售股转让人的个人所得税。
针对上述情形,财政部、税务总局制订了“证券机构预扣预缴、纳税人自行申报清算和证券机构直接扣缴相结合的方式征收”的政策,具体的政策我们在以后的小文中进行介绍,敬请期待。
扫描上方二维码,关注公众号
扫描上方二维码,加小编好友
既然看到这里了,点个“在看”再走呗